最近的副食品感覺有點瓶頸
因為 9-11 個月期間都是準備料多豐富的綜合粥或麵
雖然營養但是孩子好像吃膩了
如果只有肉菜沒有澱粉類 媽媽又會擔心孩子吃不飽
為了繼續幫一歲以內的 CC 控制糖、鹽
這幾天孤狗了一下 又變出了三個花樣
1. 地瓜煎餅
修改:烤熟的紅心地瓜一條(小)、蛋黃 1 個、母奶 50cc、低筋麵粉 50 g
把地瓜和蛋黃拌云成糊狀在倒入母奶,最後加低筋麵粉喇成勾勾就對了

只抹了薄薄的油在鍋上小火煎,只要是煎熟就行了 (主要是煎好要軟Q軟Q的)
煎的歪七扭八也沒關係 因為最後還是要用食物剪 剪成可以手拿的小丁
好用又便宜的食物剪在這裡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N000054049?loc=002_003
連婆婆都說很好剪 還急著想幫寶寶只有兩個多月的大姑買一把 @"@

重點:有了地瓜煎餅以後,不愛吃東西的CC不用配著稻鴨米餅吃飯了!
(以前她不愛吃副食的時候,都要準備一些米餅來骗呷骗呷)
2. 手工水餃
媽媽龜毛到連皮都自己桿 可以控制鹽量
這種大小包出來的是成人水餃大小 後來有修正成皮一半 包成幼兒版的

雞肉水餃餡
裡面有雞柳條、紅蘿蔔、玉米、蘆筍、高麗菜、蔥/薑少許、鹽一小搓
菜肉比約1:1 (用食物調理機,雞肉打成肉泥、其他蔬菜洗淨擦乾打成碎末)
很意外的是沒有加油加水的餡料會自己勾在一起 不會散散的耶!

迷你版 (大約 3.5 公分) 可以吃七個!

重點:CC 這兩天還蠻愛吃的,剪成小的讓她自己抓也很ok.
3. 無糖地瓜饅頭
來源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arol-jay/article?mid=57648&sc=1
修改:烤熟的紅心地瓜 40g, 中筋麵粉 100g, 水 30g, 速發酵母 1/8 小匙, 一點點玫瑰鹽
(約六個小饅頭份量)
第二次發酵後的模樣 (第二次做饅頭 很不專業 哈哈)

雖然有照著 Carol 的方法大火蒸後開蓋,而且也放了一下沒拿出來,但還是皺皮了

重點:用自然香甜的紅心地瓜來做小饅頭就不需要加糖了 自己試吃也覺得甜度十足
把皺皺的外皮吃掉 讓CC吃裡面嫩嫩的饅頭 她開心得一餐吃了兩顆呢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呂生達老師戀愛布丁的課後練習...
上個禮拜上完課就躍躍欲試,終於找到時間了
跟做麵包比起來快很多 全程 (加烤好) 大概 一個半小時.
顏色很美麗的布丁液
黑色一點一點的是香草籽 這是第一次買香草豆莢 (烘焙行一支70元)

用得仍是小烤箱 所以烤溫不敢開到 150 度 稍微降到 140-145 之間

烤出來的成品

是會晃的布丁 但表層跟老師的光滑面差很多

之前上課的內容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xiaoyu-0918/article?mid=1323&prev=1350&next=1316
前幾天買的溫度計 真好用 是做布丁的良伴

老師說的溫度非常精準 自己做起來跟上課說的溫度幾乎一模一樣
也設定烘烤到 88 度的時間 只是後來溫度可能有標高了一些
不專業心得:
1. 因為一邊上樓偷看CC有沒有哭鬧,最後出爐階段的烤溫好像稍微標高而沒有注意到。
下次要試試不要放中間,放偏下層一點 (這次火溫約 145)
因為上層有點節皮比較硬、而下層卻滑嫩。
2. 焦糖的香味真的很棒,但是每一杯放的量可以再少一點,因為不需要喇這麼多焦糖液
(若要倒扣出來才要多一點,因為要有擴散效果嘛)
3. 布丁液的糖量也可減 1/5
留言列表